伏特加品牌故事
名称来源
“Vodka”(伏特加)是斯拉夫语中的变化字,来源是斯拉夫语“woda”或“voda”,意思是“水”。
“伏特加”一词的首次记载可于1405至1537年间的波兰法院文件中找到,“伏特加”这个字在当时一些医学和化妆品的文件中都被提到。亦有不少的俄国配药单上写着“面包酒用的伏特加”(原文:водка хлебного вина“vodka khlebnogo vina”)和“半伏特加面包酒”(原文:водка полу хлебного вина“vodka polu khlebnogo vina”)。亦由于酒精为医学界长期使用,由此可推断“伏特加”一词可能是从动词“vodit”或“razvodit”(водить,разводить)演变出名词“vodit”,意为“用水稀释”。
“面包酒”是一种用谷物蒸馏而成的酒(与葡萄酒相对),因此“面包酒用的伏特加”可解释为一种用谷物蒸馏酒稀释的“水”。
“伏特加”这个字亦可在一些手抄原稿和一种称作Lubok的手槁中找到,Lubok是一种用文字解释图画的表达方式,Lubok在俄罗斯亦是漫画的前身。“伏特加”这一个字直到十九世纪中期才开始于俄国的辞典中出现。
另一个将“伏特加”和“水”带上关系的原由可能是一种来自于中世纪的饮品Aqua Vitae(拉丁语意为“生命之水”),引申出波兰语中的“Okowita”或乌克兰语中的оковита和白俄罗斯语中的“акавта”。类似的语源学例子就如英语中的“Whisky”(威士忌),它的字源同样与爱尔兰语或苏格兰盖尔语等的语言有关。
背景
欧洲人喝伏特加酒已经几个世纪了,他们通常不加冰,而是用一个小小的酒杯一饮而尽。伏特加可以从多种不同的原料中蒸馏出来,然而品质最好的伏特加通常是从单一的原料中蒸馏出来的,例如小麦,黑麦或马铃薯。
小麦伏特加口感通常更加的柔软和平滑;黑麦伏特加则更劲一些,并伴有淡淡的香料的味道;而马铃薯的伏特加有种奶油般的质感。
品质最好的伏特加通常都经过多次蒸馏和过滤来去除酒中的杂质。这留下了平滑和清新的口感而去掉了刺激的异味。一般来讲,蒸馏和过滤的次数越多,将会获得更高度数的纯度。
地位
伏特加是世界八大酒之一,为世界八大基酒之首。
世界上通常把酒的通用分类方式为:金酒(琴酒)(Gin)、威士忌(Whisky)、白兰地(Brandy)、伏特加(Vodka)、朗姆酒(Rum)和龙舌兰酒(Tequila)、中国白酒(Spirit)、日本清酒(Sake)。
伏特加是没有经过任何人工添加、调香、调味的基酒,也是世界各大调味鸡尾酒的鼻祖和必用酒.因为伏特加本身没有任何杂质和杂味,不会影响鸡尾酒的口感。
简介
特色
约14世纪开始成为俄罗斯传统饮用的蒸馏酒。但在波兰,也有更早便饮用伏特加的记录
伏特加酒以谷物或马铃薯为原料,经过蒸馏制成高达95°的酒精,再用蒸馏水淡化至40°-60°,并经过活性炭过滤,使酒质更加晶莹澄澈,无色且清淡爽口,使人感到不甜、不苦、不涩,只有烈焰般的刺激,形成伏特加酒独具一格的特色。因此,伏特加酒是最具有灵活性、适应性和变通性的一种酒。俄罗斯是生产伏特加酒的主要国家,但在德国、芬兰、波兰、美国、日本等国也都能酿制优质的伏特加酒。特别是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开始时,由于俄罗斯制造伏特加酒的技术传到了美国,使美国也一跃成为生产伏特加酒的大国之一。
分类
伏特加酒分两大类,一类是无色,无杂味的上等伏特加;另一类是加入各种香料的伏特加(Flavored Vodka)。伏特加的制法是将麦芽放入稞麦、大麦、小麦、玉米等谷物或马铃薯中,使其糖化后,再放入连续式蒸馏器中蒸馏,制出酒度在75%以上的蒸馏酒,再让蒸馏酒缓慢地通过白桦木炭层,制出来的成品是无色的,这种伏特加是所有酒类中最无杂味的。
流行品牌
Etalon、Smirnoff、Stolichnaya、Stolovaya、Wyborowa、Moskovskaya、Finlandia Blue、Absolut、 Bereginka VODKA
传说与发展
传说克里姆林宫楚多夫(意为“奇迹”)修道院的修士用黑麦、小麦、山泉水酿造出一种“消毒液”,一个修士偷喝了“消毒液”,使之在俄国广为流传,成为伏特加。但17世纪教会宣布伏特加为恶魔的发明,毁掉了与之有关的文件。在1812年,以俄国严冬为舞台,展开了一场俄法大战,战争以白兰地酒瓶见底的法军败走于伏特加无尽的俄军而告终。第一次世界大战,沙皇垄断伏特加专卖权,布尔什维克号召工人不买伏特加。卫国战争,斯大林批准供给前线每人40°伏特加100g。帝俄时代的1818年,宝狮伏特加(Pierre Smirnoff Fils)酒厂就在莫斯科建成,1917年,十月革命后,仍是一个家族的企业,1930年,伏特加酒的配方被带到美国,在美国也建起了宝狮(smirnoff)酒厂,所产酒的酒精度很高,在最后过程中用一种特殊的木炭过滤,以求取得伏特加酒味纯净。
酿造与原料
伏特加的传统酿造法是首先以马铃薯或玉米、大麦、黑麦为原料,用精馏法蒸馏出酒度高达96%的酒精液,再使酒精液流经盛有大量木炭的容器,以吸附酒液中的杂质(每10升蒸馏液用1.5千克木炭连续过滤不得少于8小时,40小时后至少要换掉10%的木炭),最后用蒸馏水稀释至酒度40-50%而成的。此酒不用陈酿即可出售、饮用,也有少量的如香型伏特加在稀释后还要经串香程序,使其具有芳香味道。伏特加与金酒一样都是以谷物为原料的高酒精度的烈性饮料,并且不需贮陈。但与金酒相比,伏特加干洌、无刺激味,而金酒有浓烈的杜松子味道。
两大品种
俄国伏特加
俄罗斯伏特加最初用大麦为原料,以后逐渐改用含淀粉的马铃薯和玉米,制造酒醪和蒸馏原酒并无特殊之处,只是过滤时将精馏而得的原酒,注入白桦活性炭过滤槽中,经缓慢的过滤程序,使精馏液与活性炭分子充分接触而净化,将所有原酒中所含的油类、酸类、醛类、酯类及其它微量元素除去,便得到非常纯净的伏特加。俄罗斯伏特加酒液透明,除酒香外,几乎没有其它香味,口味凶烈,劲大冲鼻,火一般地刺激,其名品有:吉宝伏特加(Imperial Collection)、波士伏特加(Bolskaya)、苏联红牌(Stolichnaya)、苏联绿牌(Mosrovskaya)、柠檬那亚(Limonnaya);斯大卡(Starka)、野牛草伏特加(Zubrovka)、俄国卡亚(Kusskaya)、哥丽尔卡(Gorilka)、斯丹达(standard)、艾达龙(Etalon)、金牌(Medal)。
波兰伏特加
波兰伏特加的酿造工艺与俄罗斯相似,区别只是波兰人在酿造过程中,加入一些草卉、植物果实等调香原料,所以波兰伏特加比俄罗斯伏特加酒体丰富,更富韵味,名品有:劲牛(Blue Rison)、维波罗瓦红牌38°,(Wyborowa)、维波罗瓦兰牌45°(Wyborowa)、朱波罗卡(Zubrowka)。
其它国家和地区的伏特加除俄罗斯与波兰外,其它较著名的生产伏特加的国家和地区还有:
1.英国 哥萨克(Cossack)、夫拉地法特(Viadivat)、皇室伏特加(Imperial)、西尔弗拉多(Silverad);
2.美国 宝狮伏特加(Smirnoff)、沙莫瓦(samovar)、菲士曼伏特加(Fielshmann’s Royal);
3.芬兰 芬兰地亚(Finlandia);
4.法国 卡林斯卡亚(Karinskaya)、弗劳斯卡亚(Voloskaya);
5.加拿大 西豪维特(Silhowltte);
6.新西兰 42 belo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