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岛啤酒首页 青岛啤酒品牌资讯 青岛啤酒酒品 青岛啤酒品牌故事 青岛啤酒图库

青岛啤酒品牌故事

青岛啤酒品牌故事
中文名称:青岛啤酒
英文名称:tsingtao
创 始 人:
品牌官网:http://tsingtao.hrbanlv.com/

青岛啤酒概述

  青岛啤酒产自青岛啤酒股份有限公司,公司的前身是国营青岛啤酒厂,1903年由英、德两国商人合资开办,是最早的啤酒生产企业之一。青岛啤酒选用优质大麦、大米、上等啤酒花和软硬适度、洁净甘美的崂山矿泉水为原料酿制而成。原麦汁浓度为十二度,酒精含量3.52-4.8%。酒液清澈透明、呈淡黄色,泡沫清白、细腻而持久。 

青岛啤酒企业简介

青岛啤酒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青岛啤酒”)的前身是1903年8月由德国商人和英国商人合资在青岛创建的日耳曼啤酒公司青岛股份公司,它是中国历史悠久的啤酒制造厂商,2008年北京奥运会官方赞助商,跻身世界品牌500强。   

1993年7月15日,青岛啤酒股票(0168)在香港交易所上市,是中国内地第一家在海外上市的企业。同年8月27日,青岛啤酒(600600)在上海证券交易所上市,成为中国首家在两地同时上市的公司。   

上世纪90年代后期,运用兼并重组、破产收购、合资建厂等多种资本运作方式,青岛啤酒在中国19个省、市、自治区拥有50多家啤酒生产基地,基本完成了全国性的战略布局。   青啤公司2010年累计完成啤酒销量635万千升,同比增长7.4%,实现主营业务收入人民币196.1亿元,同比增长10.4%;实现净利润人民币15.2亿元,同比增长21.6%。继续保持利润增长大于销售收入增长,销售收入增长大于销量增长的良好发展态势。   

青岛啤酒远销美国、日本、德国、法国、英国、意大利、加拿大、巴西、墨西哥等世界70多个国家和地区。全球啤酒行业权威报告Barth Report依据产量排名,青岛啤酒为世界第六大啤酒厂商。   

青啤的品牌历史悠久,在国际上的影响力比较大,可是“帆很大,船很小”。1998年,公司制定了“大名牌”发展战略,开始进行大规模的并购扩张。青啤的战略重点从“做大做强”转为“做强做大”,从扩张转向整合。青啤品牌在世界品牌价值实验

(World Brand Value Lab)编制的2010年度《中国品牌500强》排行榜中排名第27位,品牌价值已达411.76亿元。   

青岛啤酒几乎囊括了1949年新中国建立以来所举办的啤酒质量评比的所有金奖,并在世界各地举 办的国际评比大赛中多次荣获金奖。1906年,建厂仅三年的青岛啤酒在慕尼黑啤酒博览会上荣获金奖;20世纪80年代三次在美国国际啤酒大赛上荣登榜 首;1991年、1993年、1997年分别在比利时、新加坡和西班牙国际评比中荣获金奖;2006年,青岛啤酒荣登《福布斯》“2006年全球信誉企业200强”,位列68位;2007年荣获亚洲品牌盛典年度大奖;在2005年(首届)和2008年(第二届)连续两届入选英国《金 融时报》发布的“中国十大世界级品牌”。其中2008年在单项排名中,青岛啤酒还囊括了品牌价值、优质品牌、产品与服务、品牌价值海外榜四项榜单之 冠;2009年,青岛啤酒荣获上海证券交易所“公司治理专项奖——2009年度董事会奖”、“世界品牌500强”等诸多荣誉,并第七次获得“中国最受尊敬 企业”殊荣;2010年,青岛啤酒第五次登榜《财富》杂志“最受赞赏的中国公司”。 

青岛啤酒股份有限公司

青岛啤酒以“成为拥有全球影响力品牌的国际化大公司”为愿景,   

将不断创新,“用我们的激情,酿造全球消费者喜好的啤酒,   

为生活创造快乐!”

公司大事记

1903 8月15日,通过德意志银行募集了40万墨西哥银元的股本金,香港盎格鲁·日耳曼啤酒公司的德国商人与英国商人,合资在青岛创建日耳曼啤酒公司青岛股份公司。年产能力2000吨,生产淡色啤酒和黑色啤酒。   

1906 日耳曼啤酒公司青岛股份公司生产的啤酒在慕尼黑博览会上展出,获得金牌奖。   1916 9月16日,日本国东京都的"大日本麦酒株式会社"以50万银元买下日耳曼啤酒公司青岛股份公司,更名为"大日本麦酒株式会社青岛工场"。仍生产黄啤酒和黑啤酒,商标有“札幌”,“太阳”,“福寿”和“麒麟”等品牌。当时有日本籍职员15名,日本籍工人7名,中国工人164名(其中女工12名)。   

1939 大日本麦酒株式会社青岛工场兴建制麦车间。当时制造麦芽的设备为中国国内仅有。   

1942 大日本麦酒株式会社青岛工场大规模扩建,增建了储酒罐,改进了糖化室,包装室安装了一整套装酒设备,使啤酒年产量增加到4663吨。   

1945 日本投降后,当时的青岛市政府派员接管了大日本麦酒株式会社青岛工场,留用人员295名,征用日籍技术人员8名,厂名易为"青岛啤酒公司"。 1946 12月5日,青岛啤酒公司由行政院山东青岛区敌伪产业处理局接管,定名为“青岛啤酒厂”。   

1948 第一批青岛啤酒出口至新加坡。当地《星洲日报》称该啤酒质量远驾于其他啤酒之上,当地侨商争求其代理资格。   

1950 为摆脱啤酒花原料依赖外国进口的被动局面,在青岛市郊崂山县创建了酒花生产试验场,试种了32亩酒花,获得成功。1949 6月2日,青岛解放,青岛啤酒厂更名为“国营青岛啤酒厂”。   

1985 7月,青岛啤酒再次获得“华盛顿亚洲啤酒评比会”冠军。   

1954 4月,首批500箱(4打装)青岛啤酒发往香港。   

1963 10月,在全国啤酒质量评比会上被评为国家名酒并获唯一金奖。   

1964 创造了著名的“青岛啤酒操作法”,在全国啤酒行业推广;   

1972 进入美国市场,1988年在美国的销售量已达124万箱,是亚洲出口到美国最大的啤酒品牌。   

1981 美国有影响的消费品杂志《华盛顿人》举办的“华盛顿国际啤酒会”, 评比美国从世界各国进口的350种啤酒,青岛啤酒战胜联邦德国及荷兰等国的名牌啤酒,获第一名。   1987 5月19日,在美国密西西比州的国际啤酒评比中,青岛啤酒战胜近400家国际和当地啤酒,在当选的15种啤酒中得分最高,名列榜首。   

1990 青岛啤酒在澳门的销量已占当地啤酒市场总销量的64%。   

1991 9月24日,青岛啤酒在比利时布鲁塞尔举行的蒙顿国际评比大赛上获金质奖。   青岛啤酒创办“青岛国际啤酒节”。其后,青岛啤酒节每年举办一次,年参节人数达几百万(2006年青岛国际啤酒节被评为“中国十大节庆之首”)。 1992 青岛啤酒在意大利成立欧洲办事处。   

1993 年 7月15日,青岛啤酒股份有限公司在香港交易所正式挂牌上市,成为中国内地第一家在海外上市的企业。 8月27日,青岛啤酒股票有限公司上海证券交易所挂牌上市。   

1996年3月7日,青岛啤酒向美国发行一级存股证(ADR)获美国证券及交易委员会批准正式开始交易。   

7月1日 青岛啤酒股票正式选入上海证券交易所“上证30指数”。   

1998 青岛啤酒实施“大名牌发展战略”,率先在全国开展大规模兼并扩张。 2001 青岛啤酒荣获“中国最受尊敬企业”,以后六次荣获该奖项。   

青岛啤酒提出由“做大做强”向“做强做大”转变,发展战略由“扩张”转向“整合”。   2001年8月3日,青岛啤酒(揭阳)公司年产60万千升啤酒生产基地项目在广东揭东经济开发区新区隆重举行奠基仪式,建成后青岛啤酒在广东的产能将超过200万千升。[1]   2002 青啤公司《啤酒风味物质图谱技术的开发应用》荣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

10月21日,美国A-B公司和青啤公司在美国纽约正式签署《战略性投资协议》,A-B公司成为青啤公司战略投资者。   

2003 8月15日,青岛啤酒迎来百年华诞。   

2005年6月起,青啤公司与中国奥委会新闻委员会等共同组织“青岛啤酒-我是冠军”活动,点燃了全民的奥运激情,将每个观演者转变为充满激情的参与者,让每个人都一起来分享奥运的激情与梦想。   

年初,青岛啤酒为配合奥运营销战略,独创并实施了集“品牌传播、产品销售、消费者体验”于一体的“三位一体”营销战略。   

在整合积聚力量之后,公司战略由“整合”向“整合与扩张并举”转变。   

7月,青岛啤酒在台湾高雄建立生产规模10万吨啤酒生产工厂,是青岛啤酒在中国大陆以外实现生产的重要标志。   

8月11日,青岛啤酒与北京奥组委签约,成为北京2008中国啤酒赞助商。   

2006 年2月27日,青啤公司《啤酒高效低耗酿造技术的开发与应用》科研项目再次荣获2006年度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这是迄今为止中国啤酒行业唯一一个两次获得国家科技进步奖的企业。   

3月28日,在距2008北京奥运会倒计时500天之际,青岛啤酒成功推出了奥运新产品——欢动啤酒,欢动啤酒是“为奥运而生”的运动型啤酒,其“低热量,高能量”的特点迎合了大众热衷运动,提倡健康生活的潮流。   

6月起,青啤公司与中国奥委会新闻委员会等共同组织“青岛啤酒-我是冠军”活动,点燃了全民的奥运激情,将每个观演者转变为充满激情的参与者,让每个人都一起来分享奥运的激情与梦想。   

年初,青岛啤酒为配合奥运营销战略,独创并实施了集“品牌传播、产品销售、消费者体验”于一体的“三位一体”营销战略。   

2007 4月15日,与联合国世界旅游组织、联合国开发计划署、美国国家地理频道共同举办“青岛啤酒·CCTV·倾国倾城——最值得向世界介绍的中国名城”大型电视活动,让奥运激情在城市间传递,让世界更多的了解中国。同时用“三位一体”的营销方式让品牌和城市互动共赢。   

2008 汶川大地震后,青岛啤酒合计捐款1357万元,并启动爱心家园计划和开展心理援助。   

4月22日,青岛啤酒向全球发起了“全球奥运激情征集活动”,通过中英   

文双语网站Cheers-China与全世界一起分享激情、见证奥运。

行业地位

  2010年11月19日,由中国酒类流通协会和中华品牌战略研究院共同主办的,“华樽杯”第二届中国酒类品牌价值评议结果在国家会议中心揭晓,青岛啤酒股份有限公司在中国酒类企业中名列第3位,品牌价值为278.74亿元(RMB),在中国啤酒行业中名列第一。

产品形象

口味

  风味纯净协调,落口爽净,具有淡淡的酒花和麦芽香气。 

原料

麦芽:采用进口优质大麦,经青岛啤酒独特的制麦工艺精心制备而成;   

大米:以国内领先的大米新鲜控制技术保证大米的优质新鲜,并采用适宜的代码配比;   酒花:采用优质新鲜的青岛大花和制定的优良香花;   

水:酿造用水;   

酵母:采用青岛啤酒独特的啤酒酵母;

酿造工艺

采用现代一罐法酿造工艺和独到的低温长时间后熟技术,历经30多天精心酿制而成,同时通过国内领先的啤酒保鲜技术,保证啤酒口味的新鲜。

 

经营理念

  锐意进取,做到奋发向上、大胆创新、勇于开拓、永不满足;   

奉献社会,做到对股东、对消费者、对社会真诚奉献。“锐意进取,   

奉献社会”,体现了青啤人在追求发展、追求经济效益的同时,   

注重社会效益的价值观念。

青啤历史

我国古代的原始啤酒可能也有4000至5000年的历史,但是市场消费的啤酒是到十九世纪末随帝国主义洋枪洋炮一起进来的,在中国建立最早的啤酒厂是俄国人在哈尔滨八王子建立的乌卢布列夫斯基啤酒厂,此后五年时间里,俄国、德国、捷克分别在哈尔滨建立另外三家啤酒厂。   

1903年英国和德国商人在青岛开办英德酿酒有限公司,生产能力为2000吨,这就是现在青岛啤酒厂的前身。    

1904年在哈尔滨出现了中国人自己开办的啤酒厂---东北三省啤酒厂;1914年哈尔滨又建起了五洲啤酒汽水厂;同年北京建立了双合盛啤酒厂;1935年广州出现了五羊啤酒厂(广州啤酒厂的前身)。   

1958年我国在天津、杭州、武汉、重庆、西安、兰州、昆明等大城市投资新建了一批规模在2000吨左右的啤酒厂,成为我国啤酒业发展的一批骨干企业。   

到1979年,全国啤酒厂总数达到90多家,啤酒产量达37.3万吨,比建国前增长了50多倍。   

然而,我们啤酒业大力发展真正发生在1979年后十年,我国的啤酒工业每年以30%以上的高速 度持续增长。80年代,我国的啤酒厂如雨后春笋般不断涌现,遍及神州大地。到1988年我国大陆啤酒厂家发展到813个,总产量达656.4万吨,仅次于 美国、德国,名列第三,(到1993年跃居第二)短短十年,我国啤酒厂家增长9倍,产量增长17.6倍,从而我国成了名符其实的啤酒大国。   

融合了古老的珍贵典藏和现代设计的青岛啤酒博物馆,作为百年青岛啤酒企业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该博物馆集青啤的历史发展历程、深厚的文化底蕴、先进的工艺流程、品酒娱乐、购物为一体,为国内首家啤酒博物馆。   

坐落在1903年建设的青岛啤酒厂——登州路56号内,它的建成不仅为海内外游客走近青岛啤酒、了解青岛啤酒提供了一个独具魅力的“视角”,更成为青岛市引以为傲的旅游产品。   

整个临街建筑外墙以仿欧洲古典建筑风格进行改造的青岛啤酒博物馆展出面积为6000多平方米,共分为百年历史和文化、生产工艺、多功能区三个参观游览区域。   

青岛啤酒博物馆中最具价值的核心区域当属第一区域———百年历史和文化。在这里,顺着时空的脉络,游客可以通过详尽的图文资料,了解啤酒的神秘起源、青啤的悠久历史、青啤数不胜数的荣誉、青岛国际啤酒节、国内外重要人物来青啤参观访问的情况。许多从欧洲和全国收集的文物、图片、资料和青岛啤酒的各阶段的实物是这一区域的展示精华。而祖辈曾在青啤工作过的德国、日本友人专门捐献的文物史料,使得这一展区更加引人入胜。

 

企业荣誉

1991-1993年 分别在比利时布鲁塞尔和新加坡的评比大赛上获得金奖;   

1997年获得23届国际金星奖——“杰出公司形象和质量金奖”;   

1999年中国大陆唯一入选 “亚洲五十大名牌”的企业;   

2000年入选中国十大最具影响力企业;   

2001年被评为“中国最受尊敬的企业”。   

首届中国驰名商标1963年 全国酒评会上获得金牌奖   

2008年青岛啤酒入选世界品牌价值实验室编制的《中国购买者满意度第一品牌》,排名第十一。   

青岛啤酒获得 DET NORSKE VERITAS(DNV)的ISO9002质量体系认证证书   1987年青岛啤酒获得美国密西西比国际酒会质量金奖   

1993年荣获新加坡国际饮品博览会最高荣誉金奖 1988年获中国食品博览会金质奖   

1988年荣获轻工部颁发的创汇先进企业奖 1984年荣获轻工部颁发的质量金奖   

2010年 荣膺“中国绿色公司百强企业”   

2010年 荣获“首届中国绿金奖”   

2010年 荣获“2010中国最佳雇主企业”称号   

2010年 入选《财富》“2010最受赞赏中国公司”   

2010年 荣获“2010中国最佳企业公民”   

2010年 获得“受推崇知识型机构及卓越知识管理项目大奖”   

2010年 荣获“2010年食品饮料行业A股上市公司最佳社会责任报告”   

2010年 入选“中国500最具价值品牌”

青岛啤酒旗下品牌

第一类:奥运标产品

  所谓08奥运的赞助商,不是所有的青岛系列产品都能用奥运标的,能用的有——青岛啤酒(总厂生产,通称纯厚)、青岛纯生(总厂生产),青岛淡爽型(总厂生产,通称小王子);青岛超爽(上海松江厂生产),青岛原生(上海松江厂生产)

第二类:非奥运标产品

  这一类产品不能使用奥运标,但是可以使用“青岛啤酒”的商标,注意,青岛系列不是每一种都能使用“青岛啤酒”的商标的,这类产品有——青岛啤酒(马鞍山分厂生产)等

第三类:自主商标产品

  这一类产品连“青岛啤酒”商标都不能用,更别说奥运标了,不过在分厂来说也是比较大的,有自己比较响亮的品牌,其中就有——崂山啤酒、山水啤酒

第四类:擦边球产品

  这一类说白了就类似加盟商的概念,其产品严格来说不能使用“青岛啤酒”商标,只能用“青岛股份有限公司荣誉出品”,但是这些分厂都会努力把啤酒外包装弄的像总厂产品很像,这些产品多的数都数不过来,比如:青荷源啤酒(哈尔滨生产),宾王啤酒(福建生产)等等等等

青岛啤酒企业文化

文化概述

和大多数中国企业相比,青啤企业文化最不可模仿和不可复制的地方就在于,它有着真正的“历史”。“历史”是需要有时间的沉淀、沧海桑田的磨濯和陈陈相因的传承的。   

要研究青啤的企业文化,首先要对青啤企业文化的发展阶段进行科学的划分,正如研究历史首先必须进行断代一样。2004年8月,青啤董事长李桂荣在一篇题为《对青岛啤酒企业文化的再思考》的文章中写到:“在一百多年的发展历程中,青啤企业文化经历了自发、自觉和提升三个阶段,逐渐形成了表层形象文化、中层制度文化以及深层价值理念为核心的完整的企业文化化系。”这是对青啤企业文化的发展历程第一次进行分期和界定。   

在青啤的大兼并中,文化整合发挥了不可忽视的作用。青啤公司实施“大名牌发展战略”,通过“高 起点发展,低成本扩张”,实现了跳跃式、超常规发展,在国内18个省、市、自治区建立了啤酒生产基地,构筑了遍布全国和全球的营销网络,年啤酒生产能力、 品牌价值、产销量、利税总额、市场占有率、出口等多项指标均居国内同行业首位。青啤扩张的成功得益于许多方面,其中文化整合起到了关键作用。文化整合统一 了被并购子公司的经营观念和价值理念,为企业改革、发展打下了良好基础,使前后40多家进入青啤的子公司都成为新的生力军,形成推动青啤发展的巨大合力。   

资本的扩张说到底也是文化的扩张,先进的理念、成功的品牌、优秀的管理等“轻资产”的输入是扩 张成功的关键。上世纪90年代,青啤面临的危机主要是规模危机。公司制定了推进规模扩张、实现市场化运作的重大战略,40多家企业陆续加入青啤大家庭。不 同的企业文化短兵相接,必然要碰撞冲突,给企业的经营管理和发展带来了巨大困难。

啤酒文化

  青啤文化是青啤的灵魂,是青啤的核心竞争力之一。青啤在“锐意进取,奉献社会”核心理念的指导下,设计并导入了CI战略,形成了“科学严格的管理与和谐的人际关系相统一”的青啤管理模式和“热爱青岛啤酒,献身青岛啤酒”的团队精神,建立了比较完整的企业文化体系。通过反思青啤自身发展壮大的经验,公司领导层深深地感到:企业并购之后的整合是一场革命,其中最难的是观念的转变,而要转变人的观念,关键又在于灌输、整合、创新青啤文化。  

通过具体的整合实践,青啤人认识到了“文化整合不应仅仅是青啤文化的单向输出,而应是母、子公 司优秀文化的兼收并蓄,共同创新”。文化整合的实质是对双方企业文化的评判、选择、提升和优化的过程。对被并购企业优质文化的挖掘、吸收,既是对子公司的 充分尊重,也是文化创新的源泉之一。如“新鲜度管理”是青啤对啤酒行业营销理念的一个重要贡献,华南事业部将其推而广之,不仅体现在营销环节,更体现在经 营管理的各方面、各个环节都要讲究“新鲜度”,突出一个“快”字,围绕市场建立快速反应机制。通过企业文化整合,母公司与子公司互相汲取文化营养,双方不断调整,共同成长。

品牌形象及文化

 

青岛啤酒股份有限公司是国家特大型企业, 其前身是国营青岛啤酒厂,始建于1903年,是我国历史最悠久的啤酒生产企业。其生产的“青岛啤酒”久负盛名,历经百年而不衰,并多次荣获国际金 奖,1991年被评为中国十大驰名商标之一,是闻名世界的中国品牌之一。许多国际友人正是通过青岛啤酒才了解青岛的,青岛啤酒作为青岛市对外开放的窗口, 发挥了积极作用。   

“青岛啤酒”以泡沫洁白细腻、持久挂杯、酒液晶莹剔透、香醇爽口而饮誉海内外。目前青岛啤酒已销往40多个国家和地区,出口和创汇一直稳居全国同行业之首,为国家和民族赢得了荣誉。

 

啤酒相关酒品牌故事

爱丁格(Erdinger)品牌故事 麦氏(martens)品牌故事 瓦伦丁(Valentins)品牌故事 三得利品牌故事 雪花啤酒品牌故事 台湾金牌啤酒品牌故事 伦敦之巅(London Pride)品牌故事 银子弹(Coors Light BEER)品牌故事 修士(Apostelbrau)品牌故事

青岛啤酒相关品牌热卖榜

暂无相关热卖推荐记录

品牌故事排行榜

百加得冰锐(Bacardi Breezer)品牌故事 伯爵斯云利(Bache Gabrielsen)品牌故事 马赛特(Maset)品牌故事 石湾玉冰烧品牌故事 世好(Stein Lager)品牌故事 圣卡罗酒庄(Chateau Sancaro)品牌故事 贝拉雅城堡(Chateau Bel Air)品牌故事 刘伶醉品牌故事 野格(Jagermeister)品牌故事 诗珞珂(Ciroc)品牌故事
也买酒地址